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9-30
    指南与共识
    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免疫学分会, 《靶免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协作组
    2023, 10(3):  1-11. 
    摘要 ( 109 )   PDF (1692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见著思微·对话主编
    前瞻性临床研究中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陈启晨, 陆荫英, 刘连新
    2023, 10(3):  12-26. 
    摘要 ( 34 )   PDF (374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谱。
    方法:该研究方案预先在国际前瞻性系统评价注册系统注册 (CRD42022319255)。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4月22日发表的临床试验。纳入至少包括一组接受ICIs单药或基于ICIs联合治疗的不可切除HCC患者,且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发生率、trAEs谱或免疫相关AEs(irAEs)发生率、irAEs谱的研究。以所有级别和≥3级的trAEs发生率、trAEs谱作为主要研究结局。irAEs概况、导致治疗中止和治疗相关死亡的trAEs发生率作为次要研究结局。以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汇总AEs发生率、AEs谱。研究中也开展了亚组分析和Meta分析。
    结果:系统检索共识别出2 464条记录。20项研究(4 146例HCC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所有级别trAEs、≥3级trAEs、所有级别irAEs、≥3级irAEs的汇总发生率分别为80.1%(95%CI为73.8~85.2)、35.4%(95%CI为27.2~44.6)、31.1%(95%CI为21.0~43.5)、6.6%(95%CI为3.6~11.8)。与单药治疗相比,ICIs联合口服靶向药物(所有等级OR=17.07,95%CI为6.05~48.16,P<0.001;≥3级OR=9.35,95%CI为4.53~19.29,P<0.001)和ICIs联合静脉靶向药物(所有等级OR=4.91,95%CI为1.80~13.42,P=0.003;≥3级OR=4.21,95%CI为1.42~12.48,P=0.012)与trAEs增加有关。所有级别trAEs中汇总发生率最高的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49.2%,95%CI为26.3~72.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4.6%,95%CI为17.1~57.5)和蛋白尿(32.8%,95%CI为19.8~49.2)。≥3级trAEs中汇总发生率最高的为高血压(11.1%,95%CI为4.0~29.0),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5%,95%CI为7.0~15.4)和谷草转氨酶升高(7.7%,95%CI为6.3~9.4)。导致治疗中止trAEs的汇总发生率为8.0%(95%CI为6.0~10.5),导致治疗相关死亡的trAEs汇总发生率为1.1%。
    结论:本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对接受基于ICIs治疗的不可切除HCC患者的AEs发生率、AEs谱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专题
    原发性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现状概述
    范卫君
    2023, 10(3):  27-30. 
    摘要 ( 25 )   PDF (167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78年Yamada教授开创性提出了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概念,标志着经血管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得益于近年来介入器材的革新与诊疗观念的进步,在传统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又涌现了载药微球TACE(DEB-TACE)、经动脉放射栓塞(TARE)等新型局部治疗方式。经血管介入治疗因其微创、疗效确切的特点,目前被全球各大指南推荐并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诊疗。2018年起,随着靶向、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经血管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获得了广泛的推崇和应用,相应的研究进展正加速改变肝癌的诊疗规范。
    肝细胞癌血管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
    缪伎玄, 靳勇
    2023, 10(3):  31-37. 
    摘要 ( 72 )   PDF (176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为代表的血管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方式。其中,TACE贯穿于Ⅰb至Ⅲb期HCC的治疗。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血管生成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在晚期肝癌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已相当成熟。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导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HCC发病率高,多数患者初次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对于此类HCC患者的治疗而言,现有的经血管介入治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单一治疗手段疗效并不尽如人意,这使得联合疗法在HCC治疗中的探索成为新趋势。
    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研究的全球现状与发展趋势:一项文献计量学分析
    唐凡, 骆银根, 欧爱鑫, 徐昊冉, 李肖
    2023, 10(3):  38-47. 
    摘要 ( 50 )   PDF (1236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研究的全球现状与发展趋势。
    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1—2021年收录的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VOS viewer软件对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的合作关系网络图谱。
    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和筛选标准,共989篇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纳入本研究,来自47个国家1 055个机构4 406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峰值。美国在国家合作和发表文献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在机构中,美国的西北大学发表文献数量最多,西班牙的纳瓦拉大学和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次之。发表文献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Salem R、Lewandowski RJ和Mulcahy MF。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等期刊在推动该领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是放射栓塞、肝细胞癌、钇90、钇90微球、生存、癌症、肝转移、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
    结论:目前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重要研究热点之一,中国的研究人员不仅需要关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还应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微粒-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任志忠, 岳元勋, 汪桠琴, 王雅静, 张跃伟
    2023, 10(3):  48-51. 
    摘要 ( 23 )   PDF (320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m-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术后外周血中CD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PD-1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选取 2021—2022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有 m-TACE治疗指征的中晚期HCC患者(HCC组),选择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 12 例作为肝硬化组和健康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组、肝硬化组和HCC患者m-TACE术前与术后1~2周外周血中CD4+PD-1、CD8+PD-1表达情况。
    结果:HCC组外周血CD4+PD-1、CD8+PD-1表达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健康组。HCC患者经m-TACE治疗后1~2周外周血CD4+PD-1表达由治疗前(38.65±8.56)%下降至(31.65±5.81)%(P<0.05),同样CD8+PD-1表达也较治疗前下降[(41.17±12.12)% ∶(29.29±10.48)%,P<0.05]。m-TACE治疗后疗效好的患者术后外周血PD-1表达较低。
    结论:m-TACE治疗HCC可能降低外周血CD4+/CD8+ PD-1的表达。
    基于迁移学习与数据增强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器官自动分割的实验研究
    张雨萌, 康文迪, 席俊青, 池琛, 杨正强
    2023, 10(3):  52-57. 
    摘要 ( 20 )   PDF (445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机器深度学习中迁移学习在图像软件对实验动物解剖结构的识别、提取和自动分割中的作用,以及数据增强算法对迁移学习能力的影响。
    方法:在HyVision Ablation Planning V1.0图像软件的平台上,以Efficient Net b1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的骨干网络。利用51套VX2兔肝癌模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以数据增强的方式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将图像软件已经具备的人体腹部CT图像上器官的识别、提取与自动分割功能在动物模型上进行重现。比较不同的学习模型和算法模型的Dice系数、归一化表面Dice(normalized surface Dice,NSD)、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及与医师标注的动物模型训练集的差异。
    结果:从有数据增强无迁移学习型的模型到有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VX2兔CT图像的器官自动分割Dice系数从0.525提升到0.676,提高了28.76%,NSD从0.448提升到0.616,提高了37.50%。从无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到有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VX2兔CT图像的器官自动分割Dice系数从0.502提升到0.676,提高了34.66%,NSD从0.459提升到0.616,提高了34.20%。表明在机器深度学习过程中迁移学习与数据增强对于研究新的解剖对象同等重要。
    结论:在机器深度学习过程中,迁移学习的功能可以借助数据增强算法,获得更好的图像识别、提取与自动分割的结果。
    论著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赵莹, 黎可人, 杨艳美, 李微, 李广欣, 黎功
    2023, 10(3):  58-63. 
    摘要 ( 108 )   PDF (334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及仑伐替尼治疗合并门静脉主干或一级分支瘤栓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且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 )C 期的HCC,且伴Vp3、Vp4 型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研究终点主要为3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及PVTT的客观有效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
    结果:共47例患者入组,其中39例为Vp4型PVTT。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3.9个月(3.1~57.1个月),中位OS期为11.9个月(95%CI为7.5~16.3个月),3年OS 率为18%;中位PFS期为5个月(95%CI为3.5~6.5个月),3年PFS率为10%。Vp4型患者中位OS期为9.4个月(95%CI为8.3~10.5个月),3年OS率为13%,中位PFS期为4.9个月(95%CI为3.2~6.6个月),3年PFS率为9%。PVTT客观有效率为75%。全组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仑伐替尼对合并门静脉主干或一级分支瘤栓的HCC患者远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控,该三联疗法可能成为BCLC C期HCC治疗的优选方法之一。
    机器学习识别肝细胞癌骨转移驱动基因及体外放疗分析
    王瑜, 童列杏, 康婉英, 丁鑫, 钱和生
    2023, 10(3):  64-75. 
    摘要 ( 24 )   PDF (65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识别肝细胞癌骨转移(HCC-BM)驱动基因并初步探索体外放疗(EBRT)对驱动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方法: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GSE14520和GSE84402数据集合并作为测试集,GSE121248和GSE54236数据集分别作为验证集。执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操作符,以及支持向量机-回归特征消除筛选关键基因,获得与GeneCards数据库中HCC-BM相关基因有交集的HCC-BM驱动基因。使用CIBERSORT评估HCC-BM驱动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间相关性。选取阜阳市肿瘤医院2020—2021年间收治的22例HCC-BM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我院22例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EBRT前后HCC-BM驱动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以及ASPM表达水平与疼痛缓解关系。
    结果:4个HCC-BM驱动基因被识别,分别为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蛋白(ASPM)、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CLEC4M)、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无花果酶2(FCN2)。测试集中相邻肝正常组织ASPM表达较HCC组织降低(P<0.05),CLEC4M、ECM1和FCN2表达较HCC组织增高(P<0.05);验证集均获得同样结果。ASPM表达较高HCC患者预后较差,而CLEC4M、ECM1和FCN2表达较低患者预后较好。ASPM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CLEC4与M2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FCN2与M0型巨噬细胞呈负相关。研究组血清ASPM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FCN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EBRT后HCC-BM患者血清ASPM表达水平降低(P<0.05)。完全缓解者血清ASPM表达水平低于部分缓解者。
    结论:ASPM、CLEC4M、ECM1、FCN2可能参与HCC-BM发生机制,其中ASPM可能与EBRT效果相关。进一步探索驱动基因有助于开发治疗靶点,提高EBRT效果,改善预后。
    综述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放射治疗进展
    辛玲霞, 许新, 翟医蕊, 邓敏, 陈波
    2023, 10(3):  76-82. 
    摘要 ( 30 )   PDF (174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目前HCC伴PVTT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等,但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调强放疗可显著提高肿瘤剂量,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剩余肝,保证了肝癌放疗的安全性,临床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HCC伴PVTT放疗是安全有效的。随着多学科治疗理念的深入,放疗联合多种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HCC伴PVTT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以HCC伴PVTT的放疗为中心,探讨放疗与手术、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的进展。
    肝外胆管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永净, 刘婷婷, 刘士新
    2023, 10(3):  83-88. 
    摘要 ( 30 )   PDF (198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风险高,因此需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无复发生存及总生存,其中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辅助放射治疗、新辅助放射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及姑息性放射治疗在胆外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肝外胆管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提高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生存。对于不可切除肝门胆管癌,单独应用肝移植术的治疗结果令人失望,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肝移植术已在不可切除肝门胆管癌中进行了探索,治疗结果令人鼓舞。对于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根治性放化疗延长了生存期。支架联合姑息性放射治疗可改善支架的通畅性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治疗联合有效的多模式治疗为肝外胆管癌生存率的改善带来希望。
    护理园地
    基于循证医学的叙事护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和依从性的影响
    潘文冰, 陆瑶, 李岩, 史卓林, 刘玉娣
    2023, 10(3):  89-92. 
    摘要 ( 47 )   PDF (180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予以基于循证医学的叙事护理模式对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和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南京鼓楼医院2019 年12 月至2022年2 月收治的70例拟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叙事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35例。比较两组早期离床活动情况和早期恢复情况,接受护理前后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活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普食恢复及住院时间依次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及QLICP-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予以基于循证医学的叙事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MDT 园地
    肝尾状叶巨大肝细胞癌手术切除1例
    郎梦然, 王宏光, 蒙轩, 冯小龙, 王小雯, 赵建军
    2023, 10(3):  93-96. 
    摘要 ( 28 )   PDF (650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手术切除的难度较大和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较高,因此巨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供体来源较少、费用较高和术后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导致肝移植术不是常规的治疗方式。其余的治疗方案,例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不能根治肿瘤,所以也不是巨大HC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肝切除术是治疗巨大HCC的最佳方式。
    本例患者肿瘤巨大,且肿瘤位于位置特殊的肝尾状叶,大大提升了手术难度。而且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肝炎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全部为阴性,联合影像学检查也无法明确诊断,通过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团队专家讨论,选择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HCC,随访显示该例患者疗效确切,尚未复发。
    医学教育
    多元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对外科及肝脏外科医学教育变革的可视化研究
    李炳旻, 龚姝月, 冉子坤, 蒙轩, 唐浩文
    2023, 10(3):  97-103. 
    摘要 ( 26 )   PDF (622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研究,分析疫情对外科及肝脏外科医学教育的影响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方法:选取 2010—2019年、2020—2022 年时间段进行研究。在Pubmed数据库以“(education OR student) AND (general surgery OR liver surgery OR hepatobiliary surgery)” 进行文献检索,总计纳入5 157篇文献。以Bicomb建立词篇矩阵与共词矩阵,以SPSS 22.0做聚类分析同时绘制战略坐标图,以Ucinet 6.0绘制可视化网络。
    结果:完成绘制全球外科及肝脏外科医学教育可视化研究图谱,结果得出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成为外科医学教育的技术推动力。疫情对外科医学教育模式产生了冲击和改变。在肝脏外科教学中,腔镜与内镜外科结合技术、三维重建及可视化技术、数字外科技术及手术导航系统等对疫情下外科教学有进一步推动作用。
    结论:外科医学教育在技术层面出现了部分革新,疫情推动了外科医学教育,尤其肝脏外科医学教育的转变和革新;全球外科及肝脏外科医学教育可视化研究图谱促进外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快速发展,同时新型教学技术也有待在外科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视频精粹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经验
    邢宝才
    2023, 10(3):  104-105. 
    摘要 ( 32 )   PDF (1994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极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可以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20%左右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越来越积极,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发生的时间,甚至合并肝外转移,这些因素已经不是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禁忌。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应该积极地选择强效的转化治疗进行转化,对于转化治疗有效的患者,应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